老年人常见意外伤害护理流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敦煌市社会福利院老年人常见风险及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各种意外伤害时的护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敦煌市社会福利院
1 常见风险
常见间意外伤害主要包括误吸、噎食、骨折、压疮、烫伤等。
2 护理要求
2.1 误吸护理
2.1.1 加强巡视,做好卫生宣教工作。
2.1.2 脑血管病伴有吞咽困难的老人予以留置鼻饲管。
2.1.3 呕吐老人注意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
2.1.4 当发现老人发生误吸时,立即使老人采取俯卧位,头低脚高,扣拍背部,尽可能使吸入物排出,同时通知医生。
2.1.5 护理员要及时清理口腔内痰液、呕吐物等。
2.1.6 检测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及时发现严重紫绀、意识障碍、呼吸频率及深度异常。
2.1.7 在采用简易呼吸机维持呼吸的同时,紧急插管吸引或气管镜吸引。
2.1.8 做好记录,必要时遵医嘱开放静脉通路,备好抢救仪器和物品。
2.1.9 通知家属,告知家属病情。
2.2 噎食护理
2.2.1 叮嘱老人进食时要坐直或身体前倾,不要说笑,进食速度不宜过快;不要边吃饭边喝水,进食要细嚼慢咽。
2.2.2 护理员将食物切成小块,方便取食。
2.2.3 使用假牙的老人,尽量不要进食圆形、滑溜、粘性的食物,以免出现噎食。
2.2.4 吞咽困难的老人,可将食物打成糊状,但不要太稀,以免引起误吸。
2.2.5 发生噎食时,护理员要第一时间了解老人进食食物的性状。
2.2.6 施救者站在老人背后,双手环保老人,一手握拳,用拇指骨关节顶住老人的脐上2cm处,双手握住,连续向上向内用力猛压数次,利用腹压来将硬性食物挤出。
2.2.7 通知家属,告知病情。
2.3 骨折一般护理
2.3.1 抬高患肢,密切观察患肢血运如有剧痛、严重肿胀、麻木、水泡等应随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2.3.2 遵医嘱组织、指导和帮助老人有步骤的进行功能锻炼。
2.3.3 鼓励并协助老人每2小时变换体位,并鼓励老人活动未固定的关节。
2.3.4 生活上给予帮助,防止粪尿浸湿
2.3.5 石膏,保持被褥平整,清洁及干燥,防止发生压疮。
2.4 褥疮护理
2.4.1 保持老人皮肤及服装的清洁、干燥,床铺无皱褶,无食物碎渣。
2.4.2 避免局部受压过久,鼓励并协助老人2小时翻身1次,更换体位,对于易并发褥疮部位可垫棉垫、软枕、橡皮气圈等以减少压力。
2.4.3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营养状况,可采取局部按摩,按摩前先用温水擦洗后,用50%酒精按摩局部,然后涂滑石粉。
2.4.4 表皮有小水泡要避免受压,有大水泡,可先用75%的酒精消毒,再用无菌注射器从水泡底部刺入,抽出水泡中液体,盖上无菌纱布,以胶布条固定。
2.4.5 表皮脱落露出创面后,可采用直接暴露法或红外线治疗,每日二次,每次15--20分钟,但一定保持相当距离(一般灯头距治疗部位(30—50cm)以防烫伤。
2.4.6 局部有坏死或感染分泌物的褥疮,按外科无菌换药处理。
2.4.7 保证老人的营养,增加抵抗力,鼓励并帮助老人多进食。
2.5 烫伤护理
2.5.1 进热食和热汤时,护理员要事先告知老人,待温度适宜再食用。
2.5.2 如果发生小面积二度以下的烫伤,应立即将烫伤部位置于冷水中,同时通知医生。
2.5.3 护士在烫伤及周围5cm直径的皮肤部位消毒后敷烫伤药膏,再用无菌敷料覆盖,并稍加压包扎固定,根据情况确定换药的时间,及时报告主管领导并告知家属。
2.5.4 发生三度及以上或大面积的烫伤:立即通知医生,同时要取出已经贴在烫伤创面上的衣服,并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以保护创面。报告领导并通知家属及时送至专科医院诊治。